close

蓮蓉包呀 豬肉包呀 玉薯包呀 豆沙包呀 廣東包 應有盡有
是的 上禮拜跟大家說過了米主編最愛吃的是叉!燒!包!(再度跳起賭俠2之上海灘賭聖的排場)
所以都到了蓮香樓 一定要先來一盅蜜汁叉燒包的嘛你說是不是!
加上不知道在網路上看到誰說蓮香留的叉燒包超正 所以不點是傻子嘛你說是不是
(↑其實也根本不記得是在哪裡看到到底是誰說這裡的叉燒包很正

總之 像饅頭一樣大的叉燒包 果然是 害亞!很扎實!
滿滿的餡料 醬汁香濃滑順 一剝開立刻冒出騰騰熱氣 叉燒香味四溢
至於大家看到擺在叉燒包後面的蝦仁腸粉 裡頭包的蝦子是還頗彈牙
但那腸粉皮我還真是第一次吃到這麼硬又不Q彈的
所以 年輕人 聽我一句勸 來這 腸粉可以跳過
對了 我是不是還沒說在這的飲茶方式?
在台灣 大概就是看到有推車靠近的時候就舉個手吆喝一下
推車的大叔大嬸就會靠近問你要吃點什麼 接著把蒸籠送到桌上 再在你的單子上記下一筆
但在這 一樣沒那麼水面(←是台語)
當你看到遠處有推車的時候 就要趕快自己拿著單子衝過去搶蒸籠(←基本上跟吃Buffet的道理差不多)
大嬸有空的話會幫你夾 但如果她很忙的時候你就要自己先把蒸籠搶在手上
然後再等她幫你畫單子 註記你剛剛拿的那籠東西要多少錢
(看看大家搶的↓)

於是乎 整頓飯你就是要一直來來回回 處於一種高度警戒的狀態
當推車出現 所有人就像在踢美式足球一樣 個個殺紅了眼地想要達陣
而搶東西這種事 只要派本人出馬 就一輩子都甭想吃到東西了(←超弱

所以衝鋒陷陣的事實在不適合本人 我還是負責動筷子就好
除了叉燒包 每回來飲茶 另一道絕對要吃不吃就覺得沒飲到茶的中點就是蟹黃燒賣!!
但蓮香樓的燒賣似乎不是蟹黃燒賣(但只要給我黃色的皮 我就覺得它叫作蟹黃燒賣←好簡單的頭腦!)

因為在菜單上看了很久也沒看到蟹黃燒賣這幾個字
只有干蒸燒賣 豬肚釀燒賣 豬潤燒賣三種 好吧 那我猜它叫作干蒸燒賣好了(←好不負責任的介紹

(讓我們再次來看看蓮香樓的很多字都看不懂菜單↓)

吃完了燒賣 又搶到了一道我還真是不知道叫作是什麼的東西
(請大家自行與上圖玩連連看配對←是連介紹都懶得介紹了嗎)(那我這次就猜它是北菇棉花雞好了)
裡面有香菇 竹蔘 跟入口即化的帶皮雞肉 外面那層似乎是豆皮來著
口味可說是出乎意料的好吃 一口咬下去 清甜的香氣立刻在口中散開
多種餡料互相搭配得恰到好處 食材的精華都濃縮於小碟子裡的湯汁當中 沾著吃 更能享受甘甜的味道

接著這像洗澡海綿的東西 不用我多說 就是馬蹄糕↓
我個人 並不愛吃這種有如洗澡海綿一般的食物 所以就不多介紹了
(怎麼想都覺得 張歐弟 你是不想請客請太多所以拿這個來呼嚨我嗎


蓮香樓除了蜜汁叉燒包 做足功課的我本人
還猛地筆記抄下另一道大家豎起大姆哥五顆星推薦的必點中點!
菇粒雞包仔(雞球大包


這個雞球大包真得是 害亞!!好!!好啊!!!
外型不但有夠大Ken!!!裡面的餡料也同樣扎實的嚇人!!!!
這雞球大包裡 包的是雞


除了雞肉 還有一尾又一尾的彈牙蝦仁(實在太狠了!!!!)
還包有香菇跟同樣Q彈的豬絞肉 這麼一大顆 份量跟內含物絕對都可以當作本人平日中午的便當了

講到茶樓 大家從照片中也發現了 清一色幾乎是老人 點解?
香港友人說 像蓮香樓這種老字號的茶樓 年輕人是不會去的 只有老人跟觀光客才會去
一來是價格不是太便宜 二來是像這種港式茶樓香港近幾年新開了非常多更摩登更時尚的店
所以年輕人聚會或是要飲茶多半會選那些新開的餐廳 裝潢好服務好價格也比較便宜東西也差不多好吃

但不管怎麼樣 我就是觀光客嘛 來到異地香港 總是要體驗一下老字號夠傳統的東西發一下思古之幽情是不是
所以蓮香樓還是可以來一下的啦

(畢竟這麼髒的桌子 跟加熱水時完全不管那水是不是淋在你的馬來糕上這麼酷的老伯也不是到處有)
再說 這裡的菇粒雞仔大包真的很好吃吶!

講到大包 就讓我想到麥兜
(這個就是麥兜+麥兜他媽啦↓ 天啊 不要告訴我沒人看過。。)

那就讓我們以一首大包整多兩籠抱效國家作為今日的片尾曲跟大家說再見好了
更多好吃好玩買東西吃東西的香港特企單元 我們下回見
請按我:


全站熱搜